星期二, 6月 10, 2014

我認為的大學課程--由自身經驗來談之一

楔子

在大學教書已超過二十年,這期間教過各種不同類型的課程。在還沒專任之前,課程的自由度較為侷限,能主導的部分不多。專任之後自由度增加了,還因為長時間在一個系上,也開發過一些連貫的課程。但一直在意的部分是很一致的,想分幾次來向大家說明我的想法。


前史

在我第一次正式當大學老師是在1980年代末期,教的是外系(即非心理學系)的普通心理學。那個時候台大心理系規模不大,專任師資只有十多位,卻有大學部、研究所到博士班。專任老師應付系所內的課程及其他煩雜的事情就已呈現 overloading 了。那時台大心理系的老師除了教書、系內事務以外,在外面的事情還真多。而且這些正是加速台灣民主化的原動力之一,但本文來說太題外了就不要深入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較資深的博士班學生就要來負擔系外普通心理學的課程。
我第一次帶的是醫學系,那時醫學系分兩班上課,另一半是同一時間另一位博班生上的(忘了是誰)。一方面第一次教,另一方面有比較(競爭)對象,所以還記得當時備課也花了很長的時間。但到最後也發現少數同學不知是沒有來上課還是其他原因,似乎沒有學會我所教的最起碼的東西,也有些沮喪的。
後來教了牙醫與護理合班的普通心理學,就增加了一些課外實做作業。讓他們實做中學習,還記得那一次出的作業是利用小白鼠跑T形迷津。就是講完操作制約(operant conditioning)後給他們兩系各兩隻小白鼠(寵物店買的,約好誰喜歡做完實驗可帶回去養,現在想當時還真瘋狂)。請他們依我要求的規格製做T形迷津,並再兩週以後兩系比賽哪一系的老鼠較快。結果,護理系大勝牙醫系,她們不但訓練的老鼠跑迷津非常快,她們的T形迷津還很漂亮。這樣他們實際參與作業的學生對於制約有深刻印象,但沒有實際參加則可能沒有那麼多印象。而且即便有深刻印象,也僅止於操作制約的部分,心理學還有很多東西對他們仍然是紙上作業。
在博班最後幾年教了社會學系,如果沒記錯,當時社會學系上的算是乙種普通心理學,也就是學分數、內容僅次於心理學系的心理學。我就玩得稍大一點,作業改成分組完成簡單心理學研究,設計實驗或做一些調查等。也希望學生課外時間要來找我「討論」。這樣我要花相當多的時間與學生互動(一班有一百多個學生),但也可以多少直接看到學生的樣子。這樣發現學生動機,或是對心理學的興趣似乎也提高了一點。但終究是兼任老師,課程結束了,與學生間的關係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不見了!

未完待續

1 則留言:

  1. 腦斯~因本校主機有問題移到這兒"從新"營業:) 是"重新"喔

    回覆刪除

感謝給我回饋,現在不作審查,但請填「字詞驗證」。對於各位的意見我會每天來拜讀,但回覆難免有時慢了一些,還請大家原諒。

我的日曆